2015.01.04
嘉義。鰲鼓濕地森林園區 & 觀海樓 & 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
好像前一陣子聽到朋友說去鰲鼓濕地看鳥說還不錯玩,剛好我從好久以前就一直好像看候鳥啊~~~
和我妹看了某部很久以前的戲-候鳥e人後,就一直很想去看黑琵....
但一直想等朋友回台江做志工的時候再去,然後一直還喬不到時間,那就先來這看看吧~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園區開放時間為09:00~17:00,
整個園區佔地非常大,約為1470公頃,(建議去官網找圖來看喔)
總共包含了溪子下農場(右邊)、鰲鼓農場(中間)和東石農場(左邊),
這天我們先往最裡面開,停在鷹揚鰲鼓入口意象(上圖的最下面那張)旁的停車場,
走了南堤濕地生態體驗步道,結束後開車到觀海樓,再開一圈自行車道,
最後去了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我們在對面的小吃攤吃午餐)
我們到達這裡時大概10點,此步道全長約1625公尺,來回步行約50分鐘,
近日天氣偏冷,剛好那天有太陽,就當散步吧,所以我們就決定給它走一下
南提濕地生態體驗步道
由木棧道和石板步道組成,沿線設置了多處休憩區和觀景平台
入口一進去就有一個很大的解說廣場,滿足園區其生態體驗及環境教育功能
濕地展示區(滯洪池),真的看見很多種鳥類也~
觀景平台上都會附有很多說明,有些介紹鳥類但大多是介紹溼地的功能,
讓一般人(我也是其中之一)可以更了解濕地的重要性,
這圖很貼心地介紹了這邊可能可以看到的鳥類,哈哈哈但還是很難去對上啊XD
這邊看到的濕地好美啊~ 然後一直期待可以看見很特別的鳥類,哈!
台灣西南海岸因為降雨較少,蒸發量大,加上地勢低平,常有缺水的問題,
因此保存淡水對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相當重要,對遷徒性鳥類也很重要,園區運用滯洪池及人工濕地的概念,
發展不同型態、多樣且豐富的保水系統,讓基地增加雨水儲存及流動的機制,
做為旱季的淡水水源,以因應氣候及環境之變遷。
剛好看候鳥的季節是11月-3月,如果太陽公公有露臉,
那我覺得這樣散步還滿舒服的,怕曬太陽的人還是可以撐傘,
只是我覺得冬天的太陽曬起來好舒服啊~(我出門還是有擦防曬的習慣)
除了可以欣賞人工濕地的美景之外,這邊還有平地造林區唷~
期待十年或二十年之後,這邊是一片茁壯茂盛的森林^^
回程我們走了另一條農場道路,剛好這條是白千層大道,
因為兩旁都有大樹,可以遮一些陽光,這路因為是車子在走的,是看不到溼地的喔,
但因為就直直一條,所以比較快,中間還會經過台糖辦公室
白千層的樹幹會白白的,很像穿了白色大衣的樹,其實那都是老樹皮一層一層地留在樹上,
具有優良的耐旱、耐鹽、抗風等能力,是作為行道樹及防風林的優良品種,
最讓我覺得特別的是它的花,好可愛喔!好像刷奶瓶的那種小刷子也!!!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早期為台灣糖業公司填海造陸從事農、漁、牧事業及種植甘蔗的大本營,
但由於地層嚴重下陷、海水入侵地下水層,農場逐漸沒落荒廢。
地勢低窪加上周邊海堤圍繞,大雨過後,魚塭及舊有農地形成天然的蓄水池,
久而久之,越來越多候鳥與留鳥棲身及停留於這些水塘濕地,成為現今之鰲鼓濕地森林園區。
觀海樓
台糖於民國62年成立水產組,當時此樓為海埔新生地中心點的最高建築物-水產大樓,
後因台灣西部海岸地層開始下陷又加上颱風來襲,海水入侵,農漁產作業無法繼續,此樓因而閒置;
民國96年開始重新整治,因而有了現在的觀海樓。
此建築是鰲鼓濕地的最高點,也是台灣目前最高的賞鳥屋,
站在樓頂能360度將臺灣海峽、鰲鼓濕地和廣闊人工林等美麗風光盡收眼底,
有機會更可以看見猛禽於空中翱翔,這兒是賞景和觀鳥的好地點。
那天去的時候剛好有送明信片的活動,六選一,每人可拿一張,
寫完後直接投遞,一到兩天後收信人就會收到信囉~
很貼心的牌子,讓你得知哪兒比較容易看見哪些鴨類,
這些都是冬季常見的雁鴨~
這是從觀海樓的最高處看下去的景色,滿美的但風真的很大...畢竟離海邊很近咩...
用肉眼看只能看到非常小的形體,用望遠鏡就可以看到多種鳥類唷!!
還有這很可愛的牌子,告訴我們今天有誰來上班了XD
印象中有看到高蹺鴴(音同橫),有著一雙修長的粉紅色長腿,真的好可愛喔!!!
還有我們覺得是很大隻的蒼鷺,但白板上又沒寫到orz 大白鷺也看到很多隻~
右下就是高蹺鴴,是不是很可愛,而且毛色黑白分明好美!
觀海樓這邊也有很多圖片搭文字介紹各種可能這邊會出現的鳥類,
當你用望遠鏡看到這些真實的鳥類,真的覺得很酷~
但因為好多鴨類長得真的好像,我都分不太出來就是了XD
Btw,從入口意象開進觀海樓的路有一段都是石子路,實在不是很好開...
也不知道是故意的還是還沒鋪好= ="
離開觀海樓後,我們開進了環園自行車道,
那陣子的假日只能從北堤濕地進,南堤濕地出,
這條路上總共有8座賞鳥亭,後來我們在七號停了下來
濕地裡好多鳥兒呀,來這邊真的要帶望遠鏡啊...不然什麼都看不清楚,
除非大隻一點的還有可能猜到牠是什麼,其他根本就只看到個鳥影而已><
難怪路上的大家不是架起望遠鏡,就是用超級專業的單眼相機在拍照orz
賞鳥沒帶望遠鏡那就跟我們一樣看風景吧~
其實風景也很漂亮啦,這邊也有紅樹林喔,主要以海茄苳為主
離開時有經過千島湖,但因為肚子快餓扁了,就沒停下拍照....
大家有經過不要錯過,還滿特別的景色!!
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
前身為東石鄉下楫國民小學鰲鼓分校,2008年建物再利用設立此館,
2010年配合園區的成立,發展為旅客服務中心,
以呈現東石漁村生活文化與鰲鼓濕地生態景觀文化為展示主軸。
有需要生態導覽的就是從這邊預約喔~
一樓除了設有服務中心提供遊客旅遊諮詢外,輪展區不定時有特展,
視聽空間可提供多媒體生態教育、東石地區觀光遊憩資訊、地方文史工作展示場所或研討資訊交流空間。
像最近的特展剛好是我很有興趣的展,
龜途-生生不息(動物保育特展),展期到今年的5/24
因為光娘家就養了五隻龜龜,所以還滿熟悉烏龜們的,龜龜好可愛啊!!!
這隻斑點池龜的花色好可愛(我挺愛圓斑點的XD),所以就拍照留念囉~
特展裡頭有很多種烏龜,所以請安靜地觀看吧,烏龜們其實很怕生的,
很多種都是瀕臨絕種野生動物,大部份原因都是因為人類濫補及走私!
這個展也是要告訴我們大家,保育從你我做起,請善待、尊重、愛護身旁的一草一木~
養了寵物後就要好好地照顧牠們到老,請不要隨意放生,請珍惜每一條生命!!
這段話我覺得很棒,
「The greatness of a nation and its moral progress can be judged by the way
its animals are treated」
「一個國家道德進步與偉大程度可用他們對待動物的方式衡量。」 - 聖雄 甘地
二樓數位展示區以互動式固定展示為主,
有介紹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的,當然也有很多是介紹鳥類的~
這就是我好想看見的黑面琵鷺啊~ 數量十分稀少,是世界級的保育類鳥類,
沒看到黑琵,感覺都沒那麼happy了XD 希望之後有機會能看到牠們~
這是從二樓望下去的景~
覺得身在台灣好幸福,有很多的機會可以看見這些候鳥,
希望大家也好好愛護我們所居住的這塊土地,給自己給後代子孫也給野生動物們一個美好的家:)
回家前又停留了一下四股社區(就在旁邊沒很遠的地方),
有一些裝置藝術和壁畫,很多都是將沿海地區常見的蚵貝材料做利用,主題大多跟鳥兒有關。
滿載而歸的一趟旅程,被森林、海水和微風包圍的幸福,一起來欣賞大自然的美好吧!
鰲鼓溼地森林園區
地址 : 嘉義縣東石鄉鰲鼓村四股54號(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
電話 : 05-3601801(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
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與觀海樓開放時間: 09:00~16:30(星期二至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