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6
安南區。台江漁樂園-搭膠筏遊台江賞鳥賞紅樹林
田田的一日員工旅遊又來了,這次什麼都不知道就報名了,
上一次員旅是15年的年底,去了七股潟湖,覺得挺好玩的,這次想來也不差,
前幾天才拿到行程表,大概對要去哪裡有了初步了解,原來是要搭膠筏遊台江~
台江漁樂園,台南市安南區四草大道80巷(大員港渡船頭),06-2841717,
官網 → http://www.tjfp.com.tw/ ,更多資訊可上官網了解。
行程有點delay,上下車時都好匆忙,有橋堤可以欣賞風景,但實在沒時間上去看看,
只能安慰自己天氣很冷風很大,上去也只是吹風罷了QQ
上完洗手間後,先至此處領取救生衣~
這邊算是台江國家公園的一部分(應該是),所以有很多類似這種的說明牌,
這邊看到的大海是我們的--台灣海峽,以前都稱"黑水溝"。
領好救生衣後可前往"大員港渡船頭",就在對面而已,走上去就是了~
上頭有一張小小的辦公桌,看了一下他們的白板,會來這邊旅遊的大多都是團體遊客,
像很多學校就挺愛來的,哈哈,看來這是個寓教於樂的行程!!
上完樓梯緊接著又要再下樓梯,下方才是搭膠筏的地方。
這裡是國家級濕地--鹽水溪口濕地,面積約為635公頃,除了部分冬候鳥會在此停留,
如果運氣好還能看到保育類和其它珍貴稀有的鳥種呢,這邊的紅樹林景觀生態也很豐富唷~
17世紀時,大員港是船隻進入台江內海的門戶,有著很重要的地位,
而今天我們也要從大員港渡船頭登膠筏囉~
湖面上停著很多艘,我們要搭的是最外面那艘,
每艘都有自己的名字,我們搭的那艘是--欖李。
每艘膠筏後方都有一間洗手間,船長說排泄物會變成濕地的肥料,
那意思應該就是會直接排放下去啦,哈哈哈。
在地圖上標記了我們停留的地方,記得自己看了什麼,
但對於某幾個點的位置不太確定,這張圖就參考參考囉,
第一站是「吊罾」;第二站去「賞鳥亭」賞鳥;第三站去看紅樹林,所以應該是「水上森林」那一帶;
第四站看「蜈蚣網」,位置不太確定;最後一站是離起點最近的「蚵棚」。
總共就5個點,約10:00開始,11:20結束,是很棒的一個體驗^^
大家都上船後,我們出發!!!!
這天是寒流還什麼冷鋒面要報到的第一天,但通常都是北部先冷,我們南部會晚半天到一天才開始,
早上已沒太陽,風還沒很大,微微小冷,但沒下雨就算很不錯~
一般的水上人家,通常是工作的地方啦,現在這個季節剛好是烏魚子的產季,房子裡也真的有在曬烏魚子呢!
剛剛的水上人家是在左手邊,右手邊則是很多的蚵棚,晚點再來看~
開5分鐘,就會來到三岔路口,我們現在處於"四草湖"裡,
可看上面放的地圖,因為我坐在船尾的地方,所以沒法拍到,
最左邊那條(疑似是我的下圖)會接回四草大眾廟那邊,可到"北汕尾古戰場",
我有去看過那邊的綠色隧道, ♪遊玩♪【台南】 安南區。台灣袖珍版的亞馬遜河--四草綠色隧道
;
中間那條是運鹽古運河,第三站的"水上森林"感覺是從中間這條進入;
最右邊那條是嘉南大圳,第二站要去的賞鳥亭就是在這一條上。
「吊罾」,上四下曾,此字讀ㄗㄥ一聲,
為了能捕獲水中的魚產,先民發明了利用簡易槓桿原理便能將水中魚蝦撈起的『吊罾』。
膠筏會停靠在旁邊,坐兩船兩側的人要小心,船靠岸的時候水有可能會漫上來XDD
可能風浪大也有影響,反正要注意一下,不然鞋子一個沒注意就濕了,哈。
有興趣的可以體驗,看起來滿好玩的。
吊罾的設計主要是由竹子交叉成十字骨架撐起方形大網,
透過V形的支架與轉軸,壓下時將網具升起,網中便滿滿是魚蝦了。
但這邊人來人往的,每艘膠筏都會下來體驗,當然是撈不到魚的XD
先民真的好有智慧,是很特別的補魚工具。
體驗完吊罾,我們的船長會示範一下"手拋網",漁民好辛苦阿!!因為感覺超耗力氣的....
往第二站,我們要去「賞鳥亭」賞鳥囉!!!!
一旁的木叢堆裡有好多鳥兒,一開始船長還騙大家說這是假的,然後我們大家都相信了XDD
哈哈哈,這些都是真的鳥啦,但牠們一動也不動,害我們都被騙了,呵,等下會近看牠們。
簡易的賞鳥亭
但望遠鏡不少台喔,我們人多但還是一下子就能排到,
而且很多人都是看過一兩次就滿足了,
在這邊停留了十幾分鐘,但我看了挺久的,超開心~~
主要就是看這一片,有三大群鳥,
前面水上一堆樹的那邊有幾隻,後方有一群,左手邊也有一群,我知道這照片是什麼都看不清楚的XD
手機已盡力XD
真正的賞鳥人士都是有專業大砲的啦,我們就隨意看看吧~
後方就是左右各有一群。
幸好現場有數隻望遠鏡可以觀看,看得超清楚的啦~~ (用手機翻拍技術不好所以有點糊)
沒想到右後方那群是"黑面琵鷺"阿,我的天啊超開心,沒想到今年竟然也看到了黑琵們~
去年是去七股看的, ♪遊玩♪【台南】來黑面琵鷺賞鳥亭跟黑面天使說聲嗨
有一隻特別高的,脖子伸長長的,那隻是"大白鷺"。
這是前方那一堆,種類有點多我認不太出來,右邊那隻站高高的應該是"高腳鷸",
我是用圖片去比對簡介上的照片啦,因為我認不太出本尊XD
這是左後方那一群,數量看起來很龐大,船長說是"燕鷗",我不知道我有聽錯嗎!?
賞鳥亭有牌子告訴大家這邊常見的水鳥~ 有興趣的可以慢慢比對~
我因為看得太入迷,就沒聽到船長的介紹了QQ 不然問他們,他們應該都是知道的。
離開賞鳥亭後,我們慢慢到邊邊看這些看起來很像假鳥的真鳥,牠們是"蒼鷺"啦!
牠們白天正在休息,靠近時要放低音量,不然牠們會被驚嚇到因而飛走。
站姿超挺,看起來有夠美的,哈哈,
可惜今天只有帶手機,因為拍起來實在不清楚就只拍了幾張,現場看是最好看的^^
回頭準備去第三站,遠處的"四海大橋"很漂亮,
過10:40了,風開始變得頗大,浪也變大了。
第三站-「水中森林」一帶,
台江內海周邊擁有豐富的濕地生態與景觀,海茄苳、倒卵葉水筆仔、欖李及五梨跤都可以在這看到,
因此在這可以一次欣賞到台灣晚整的紅樹林景觀,真的超棒~
雖然去過好多點也看了數次的紅樹林,但每次都要重新再認識一下這些紅樹林品種啦XD
地上有很多呼吸根的是"海茄苳",具有防洪、定沙、淨化水質、提供土壤氧氣等諸多功能,
這是這裡品種最多的紅樹林,也是台灣分布最廣泛的一種!
船長說土裡可以看到很多大一點的洞洞,那些是紅蟳的家
品種最稀有的"五梨跤",也稱"紅海欖",氣生根會向下生長然後支撐著植株。
五梨跤也是胎生苗,但它是三胞胎,一年左右會掉下來~(水筆仔是半年掉下來)
"水筆仔"也有看到,但剛好有別艘膠筏停很近,所以沒拍到照;
還有耐鹽度最高的"欖李",不確定是圖中這一大片嗎。
看完紅樹林,進入第四站,真的很不確定到底在哪,反正就是水面上有很多不鏽鋼管的地方。
每一根管子旁都會放置一個「蜈蚣網」,船長會收給大家看~
因為網具的形狀酷似蜈蚣,每一節都留有一個喇叭形入口方便魚蝦蟹進入網具中,
且收放容易又不佔空間,目前已取代傳統的定置網,成為內海及河川的重要捕撈漁具。
入口長這樣~
通常漁民會放一個晚上再來收,夏天下過大雨漁獲會比較好;而且天氣越差是抓魚的好天氣!
抓到了幾隻蝦~~~~
船長說平常是很容易抓到螃蟹的唷,大多都是紅尾蝦,黑黑的是草蝦。
準備要去最後一站,這邊很多蚵棚上都有好多人在釣魚,天氣冷冷的他們好厲害,
一開始經過的水上人家可以租小船,就那種要自己划的小船,
這邊很多人都會租小船然後釣魚,租一次是100元。
船長還跟我們分享,用小蝦可以釣到黑鯛、石斑;用餌可以釣豆仔魚、烏魚或虱目魚,
田田都知道呢,畢竟他也算是釣魚咖XD 我問他說下次要不要來這釣阿,他說很冷不想要,哈哈哈。
來到「蚵棚」,每個地方養蚵的棚架都不太一樣,之前在七股潟湖看的也是另一種。
船長開始介紹關於牡蠣養殖,約六個月可以收成。
一開始是一小片(像下面那個),然後就放下去,殼是會自己慢慢長出來的,好神奇!!
蚵棚超酷,有興趣都可以下去走走喔,風浪有點大,要小心一點就是了。
船長準備要丟這塊綁了繩子的磚塊下去,讓大家看一下有多深。
另一位是船長的助手,從他那邊拿的繩子到船長的手上,真的挺深的~~
船長還開了幾個牡蠣讓大家看一下,像這個有大了但還不夠漂亮,通常要長到有牛奶白才會收。
看完牡蠣就結束今天的台江行程啦~
這次遇到的船長也是很幽默,整體下來獲益良多,是讓人開心的生態之旅:)
今年能再次看到黑琵真的是太開心啦
以下是我看過的紅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