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3 蘇家下南部
DAY 2. 琉球鄉。觀音石+紅番石+白燈塔+花瓶岩+龍蝦洞+中澳沙灘
在小琉球的第二天去了好多點,首圖就放上最著名的"花瓶岩"吧!
兩老一大早就出門散步,所以才能拍到空無一人的花瓶岩XDD
上一次來小琉球已經是10年之前的事,和不同的人來有不一樣的感受,但風景還是一樣的漂亮^^
第一站-厚石裙礁
沿著海岸公路往紅番石的方向騎,我們先看到了這一片美麗的景色,
主要分布於琉球嶼東南沿海一帶,大約是大寮港與海子口之間。
沿岸是綿延不絕的珊瑚裙礁,在裙礁內則是大片平坦的海蝕平台,受到海水的侵蝕作用,
全區海蝕平台呈現凹凸不平的狀態,怪石嶙峋,與其他景點的景觀截然不同。
這兒的地標應該就是這座"老鼠石",我個人是覺得真的很像~
這裡凹凸不平真的不好走,大家下來一定要小心,跌倒一定超痛-.-
海水好清,除了小魚還有好多羊燧足喔~~~就長得很像海星的一種生物XD
這一區滿冷門的感覺,除了我們都沒遇到其他遊客,
那時候的時間約為9點15分左右,應該不算太早吧XD
再往前一小段路就是紅番石啦!
紅番石的附近有座"觀音石",我們一度錯過它XD
因外貌酷似面海觀音沉思佇立的模樣而得名,
正面拍起來好像會更像?但位置很難喬,大家就意思意思看一下吧~
紅番石,
遠望有如印第安人頭的珊瑚礁岩,不管哪一面拍都滿有意境的~
看網路上的資料是說,在早晨日出時,與鄰近岩石背光景象,宛如戀人相望,十分浪漫。
大家有興趣可以一大早來看看唷!
來的路上有看到白燈塔的指標,既然都騎到這區了我們就去看看吧~
剛好旁邊還有棵百年榕樹,就一道去瞧一瞧~
就是一棵很老很大的榕樹,這邊之所以特別是因為有個小秘境!
往高處走可以看到無敵海景,請原諒我技術差,拍不出無敵的樣子XD
不過這邊有點小危險,大家如果有上來自行注意安全!!
接下來前往白燈塔!
整座塔之造為混凝土圓形白色,高度自基座至塔頂一十公尺,為第四等閃光(每二秒二一,閃光一次),
其光度射程可達二十浬之遠,亮如白晝,日夜自行閃光。
該塔與鵝鑾鼻燈塔同具有指引台灣海峽及巴士海峽往還船隻之功能,更是漁船航行之指針,亦同屬國際性燈塔。
時間約莫10點半,我們要回到最著名的地標景點-花瓶岩了,
真的是超熱門的景點,遊客和機車都超級多耶!!
海水真的清澈到不行,好美好美阿,難怪這邊也是浮潛熱門勝地~
嗨,久違了~
看到妳,就想起曾經的青春阿:)
在停機車的附近發現有個秘密通道,哈沒有啦就是浮潛的人會走的路線,
這邊比較沒人,有種不被打擾的錯覺~
離海水也很近,我們下去看看!
有在綠島浮潛過,景色真的很美,但可能對浮潛沒特別有愛,所以這次沒考慮要下海耶。
哇這邊因為人少,所以可以看到很多魚耶,開心~~~
最後放上家人拍的花瓶岩美照,不由得要說,濾鏡真的很強大耶,景色可以美10倍!
吃飽飯後還有一點時間,難得來到小琉球,不能浪費這次機會,就再去探一下附近的景點吧,
因此我們來到了-龍蝦洞!
看到底下有人在拍照,但這邊有點難下去耶,後來只有老爸下去拍。
琉球嶼東北方的珊瑚礁海岸,分布著許多壺穴小地形與海蝕溝。
其壺穴屬於海成壺穴,壺口呈現圓形,底部因為溶蝕作用與再沉澱作用而變得很平坦。
與其他地方的海成壺穴不同的是,許多壺穴裡並沒有小石子等研磨工具存在。
海蝕溝是波浪沿著海岸較脆弱的地方或解理面進行侵蝕作用所產生的,所以會呈現線型的外狀。
龍蝦洞的海蝕溝外觀寬且深,非常發達。每當海浪進入溝中,潮聲如吼,頗為壯觀。
拍起來是挺美的,但看完介紹我還是不知道為何叫龍蝦洞阿XDDD
小琉球的最後一站-中澳沙灘
本來時間已經快沒了,但有注意到這附近還有個中澳沙灘,
33說離開前想再去另外一個沙灘看看,所以我們就來了。
真的非常非常慶幸我們最後有來,因為我們又看到海龜了阿阿阿阿阿阿阿!
這邊的沙灘比較白,是由珊瑚礁碎屑、有孔蟲與貝殼碎屑所組成的海積地形,
海水一樣很清,重點是海龜離我們超近的阿~~~
而且不只一隻~~
心中的興奮真的難以形容,還以為昨天已經很滿足了,今天才知道還可以更滿足呀^^
放眼望去真的好多隻~
大哭,看到冒出頭耶!!!! 能夠這麼近看到他們真的覺得太美好了~~
不過還是要來道歉一下,因為我們真的很興奮(還有其他遊客),完全忽略這些守則了Orz
打擾到海龜進食真的很抱歉>"< 不過我們從頭到尾都只是在岸上驚呼喔,我們沒下水打擾他們的!
真的很不想離開這片沙灘,來小琉球有看到海龜真的是太好了!!!
希望我們能再回來看你們一次~
之後就回民宿主人家拿行李準備離開小琉球囉~
小琉球掰掰,我們一定會再見的
**註:跟景點有關的資料介紹出自-小琉球觀光旅遊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