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5-26
中西區。國定古蹟臺南地方法院
吃完午餐和點心後,我們跟著朋友慢慢走到了這兒~
這裡是他來過覺得很不錯,剛好這次又在台南碰面,就覺得可以帶我們來看看,
真的選得很不錯,這裡好美好好玩也好好拍XDD
可惜到達時已經下午三點了,晚上又還有別的約,
而且我們最後要走回赤崁樓,不然應該能多停留久一點>"<
國定古蹟臺南地方法院,中西區府前路一段307號,06-2147173,09:00~17:00(週一公休)。
官網 → http://tnd.judicial.gov.tw/hs/
內政部於1991年5月24日指定本建築為國家二級古蹟(今為文化部所轄國定古蹟),
直到2001年4月臺南地方法院搬遷至安平五期重劃區新址之後,開始進行整修,
計畫改為司法博物館,目前已整修完畢,於2016年11月8日起開放參觀。
原臺南地方法院有兩個出入口,主入口位於北面東側,次入口則位於北面西側,
現在能進出的只有主入口,也就是下圖,也是以前的官方入口;
主入口的門廊有古典山牆,由八根變形柱組成,兩邊角落各立三根柱子為一組,中間則為兩根獨立圓柱,
柱子略帶有矯飾風格,變形介乎愛奧尼克柱式與複合柱式間之柱。
(官網上有更詳盡的介紹,有興趣的上去自行查看阿,我自己看得眼花,就不想再多貼了XD)
這應該是次要入口,亦有古典形式之門廊,門廊亦有八柱,左右三柱各成一組,
由一根方柱及二根圓柱組成,中央為獨立圓柱。
柱式為托次坎形式;門罩處理與正門類似,但無勳章飾。
次入口門廳之上原有高塔一座與主入口之圓頂形成一種不對稱之平衡,
可惜於民國五十年代因龜裂被鑑定為危險建築而拆除。
雖是次要入口,但現在這邊沒開放喔,統一就是由主入口進出。
從入口進去後就有服務台,因為時間也晚了,所以沒注意導覽資訊,食物和飲料是不能帶入內的喔!
剛好最近的假日有活動,集滿上面所有的章後可回到服務台領獎,還很幸運地剛好拿到最後兩張哈哈,
然後又剛好我忘了拿到簡介,那就拿這張活動單當地圖使用吧~
國定古蹟臺南地方法院為1912年臺灣日治時期所建的法院,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清治時期馬兵營舊址),
歷史學家連橫的宅邸也位於這一帶。原臺南地方法院為國定古蹟,被譽為日治時期臺灣三大建築之一。
是全臺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大型法院建築,見證了臺灣重要司法歷史,如日治時期發生的西來庵事件便是在此進行審理。
穿過服務台後,就來到了"門廳"。
日治時期興建的官署或公共建築採用西洋歷史式樣者,通常在門廊之後都會設有一間華麗的門廳,
做為建築與外界接觸之主要空間,再由門廳聯接其他次要空間,而門廳也通常是一棟建築之中最精美的空間。
而臺南地方法院的主入口門廳,更是日治時期最華麗者之一。
真的很華麗,一走入這個空間,就覺得有一股莊嚴靜謐之氣氛XD 細看只覺得美呆了啦~
門廳中心部分有12根柱子,每三根一組,上面則為八角柱圓拱頂的巴洛克式屋頂,八個面各有一個圓窗。
而除此之外,門廳與其他空間相連的部分在開口處立有獨立圓柱且有古典式的門罩,壁面則為半圓壁柱。
這個幾何圖案的地磚為維多利亞拼花地磚,是日治時期原始之地坪裝修!
柱頭為複合式柱飾(圖可看上上一張),柱身分為上下兩段,
上段有24道凹槽;下段則有華麗的勳章飾(就是下圖了)。
大廳旁的一個小空間有原建築的模型,那個高高的塔目前已被拆除。
舊臺南地方法院之設計者為總都府技師--森山松之助,在臺期間主持多棟臺灣官方建築設計規劃,
部分作品至今尚存,可為臺灣日治時期深具影響力的建築師之一。
對臺灣的公共建築而言,他的設計風格大膽創新,融合西方藝術特色,
不只為臺灣當代建築注入活水,至今也依然影響著我們的城市面貌。
他做品真的很有名,像總統府、監察院、臺中市政府、臺灣文學館等,都是出自他之手。
壁面則為半圓壁柱,上皆承托蓋盤,蓋盤之上則為圓拱圈,拱圈內為勳章飾,
而所有位於大廳與其他空間相接之開口部亦都有古典形式之門罩處理。
拘留室,等候法院庭訊時,暫時留置犯人或犯罪嫌疑人之處所。
舊臺南地方法院拘留室共有四間,就這樣一間長長的,最後面可以上廁所。
還放個假人給大家參考XD
拘留室內之洗手間顧慮犯人或犯罪嫌疑人有自殘行為並無設置隔間,
就是最後那道小牆後方的空間,並由法警在外控制沖水閥,
我覺得好奇走到了後面,很臭= ="
離開拘留室後往後頭走,右邊是開放空間,左邊是紀念品商店/用餐空間。
右邊的草地上有一棵"珍貴老樹",這棵大榕樹除了是大家對地方法院的共同記憶外,
也是臺南市珍貴樹木之一,2016年9月27日梅姬颱風橫掃臺灣,大榕樹應聲而倒,
在農業局和臺南市樹木保護委員會的協助下,讓珍貴樹木再次挺力!
以前的防空洞
平拱門,帶有矯飾主義,裝飾性功能居多,增添生動性。
走過門廊,其中有一間是「模擬法庭」,說明挺長的,想了解可以看看,
主要是FOR團體,有劇本可以參考,讓民眾瞭解訴訟程序的進行。
我們去的時候沒碰上團體,所以就是可以自由試穿。
裡頭就是一個法庭現場,檯面上有牌子讓我們知道什麼身份是坐在什麼位置。
這邊總共有這幾種法袍,因為要換穿的人好多,我就沒拍衣服了,
除了這些還有警察制服,大家可以選自己想要變的角色,套上法袍然後拍照,
實在很有趣,我們在裡頭玩得不亦樂乎^^
這也是"平拱門"的一種,模擬法庭旁是比較大間的"第三法庭",
好像是放有"西來庵事件"的介紹,這邊的法庭有不少個,因為不是每個都有拍,
所以不太記得每間的內容是什麼了,記得有一間是放有各個年代的法庭模型,
現在的法庭樣式跟以前的還是有一些不同。
像這條通道就是法官在走的,身份的不同,好像還有什麼官民勾結的問題,所以有一條獨立的通道。
某間法庭放置的法袍樣式,每個時期的花紋也不太一樣。
中間還有路過一些隔間,裡頭都有一些展覽。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次入口的位置,這邊能看"天塔"也是"貓道入口",
不過貓道這個部分,我們本來就沒計畫,而且我看官網,12/30之後因要修復所以暫停開放囉!
高塔本在次入口之上,後因佚失且欠缺足夠復原之史料,使高塔無法進行復原,
為此藝術團隊集結形成屬於臺南地方法院的時光碎片作品「天塔 Disappear Tower」。
使用強化玻璃纖維樹脂復刻出想像中的倒掛高塔,這就是我們進入這個空間忘往上看的景象。
在作品的正下方設計著一只凸透鏡,低頭就彷彿看見了高塔消逝前的存在,
抓對角度拍照,還能營造出我們就站在高塔上的景象唷,挺有趣的。
藉此視覺互動來觸動民眾對於過去歷史與當下時間交錯的微妙感受,
真的是一種很幽默的敘述手法,滿值得一看的~
這兒的窗戶也大有玄機,是"上下推拉窗",利用槓桿原理,在左右兩邊的窗框內部設置平衡錘,
便於使用者上下推拉,能在窗戶拉起後,在任何高度停止,覺得這種窗戶也挺不錯的,哈哈。
隨便一個走廊都很有氣勢XD
這間是房間裡頭再進去的小房間,有點像是檔案室那類的空間,放有重要的司法文物,像判決原本就是其中一項。
還有一些保險庫之類的設備
大廳之上在外觀上為巴洛克風格之圓頂,鼓環(drum)部份為八角形,角隅部份為巨大之渦卷牛腿飾,
屋面分為八部份,各有牛眼窗處理,整個圓頂是臺灣日據時期建築中最精緻富動力感的一個案例。
中央走廊設有四座採光井,考量走廊位置無法透過窗戶採光,
經由屋頂天窗將光線導入採光井內,透過內部玻璃反射作用,散射到一樓走廊,
因而減少燈管的使用,具有綠能環保的設計。
又回到了圓頂大廳,最後我們時間有點趕,總覺得意猶未盡XD
光線由圓頂通過藻井窗格照入大廳,泥塑裝飾在柔和光線照射下更顯端莊高雅,
雖然很捨不得,但真的要離開了QQ
全部蓋完章後可換到一張明信片,圖案是隨機的,
還享有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購票買一送一之優惠,不過期限只到年底啦,後來也沒去。
臺南市區之中華麗莊嚴的百年司法建築重現了日治時期建築之美
最外的圍牆風格很不一樣,這兒曾是清領時期馬兵營舊址。
有機會還會想再來,想更仔細地好好欣賞整個建築~
2017 台南小旅行
DAY 1 : 明延平郡王祠 → 雙全紅茶 → 神農街 → 國定古蹟臺南地方法院 → 小吃 →
兵衛丼 → 樂樂民宿 → 藍曬圖文創園區
DAY 2 : 清祺素食點心部 → 台南移民署 → 落成米糕 → 蜜果園蜜餞行 →
連得堂餅家 → 321巷藝術聚落 → 奉茶